创作者的 iPhone 时刻

2024/08/15 16:06

前段时间,随着英伟达的热潮,科技圈关于 AGI 的“iPhone 时刻”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泡沫。前几日我写了一篇文章,实际上自从 2018 年开始做 AI 音乐创业时,我就一直在思索原生的 AI 艺术。当时选择 AI 音乐这个领域,是因为在众多感兴趣的艺术范畴中做出的选择。视觉图像领域已过于热门,我认为音乐或许更具可行性。但我没料到,运作这样一个项目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会如此庞大,这场博弈我实在无力参与。我的初衷很简单:如果 AI 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超越以往任何现有的表达方式,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这纯粹是出于好奇。音乐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形式艺术,如同绘画,其本身并非物质层面的媒介(如音频或画布),也不是技术层面的表述,而是随着文化的认同,人们逐渐形成对某种形式语言的理解,比如哪些音乐被称为古典音乐,哪些是乡村、布鲁斯、摇滚、死亡金属,或是 Techno 和 House。

在我之前关于什么是原生 AI 艺术的文章中,我提出了一个观点:一种新艺术形式的形成与确立,必然是自成体系的,构建出一套专属的话语体系和系统。比如抽象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形式,是因为其在画面处理、创作目的、表达方式和评价体系上都截然不同,有别于过去的油画、写实甚至印象主义,它所追求的东西大相径庭,无法再用原有的审美规范或理解方式去感受,这是感受层面的彻底革新。如果一种新的形式艺术,比如一种新的音乐风格,依然能够用过去音乐风格的评价、感受和创新方法来描述,那它必然不是全新的。

那些实现巨大革新的人能够获取最大的红利,这正是“iPhone 时刻”一词的内涵,科技圈的人士都如此认为。媒介方面,既然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那么媒介的演进自然很有可能导致范式的转变,因为其流量分发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从 PC 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随着带宽的迅速增加、信息量的扩充,智能手机瞬间具备了超强的处理性能,使新的媒介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然而这一波的 AI 和 crypto,并非是技术底层媒介本身的彻底革新,或者说也有革新,但更多是在概念层面,就像 2021 年整个 NFT 的狂欢。但这种创新本质上是形式内容的创新,即提出一种新的风格以及理解和应用技术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靠创作者的叙事能力和如宗教般的影响力,用故事打动众人,从而使大家相信某一事物的价值能够提升。在 AI 和 crypto 面前,以及当下我们所谈及的生态资源的要素化、碳交易等,实际上都并非由流量分发平台本质的革新所带来。所以在这当中,如果创作者通过与众不同的叙事创作以及对现有素材的创新编辑运用,如同电影发现了蒙太奇,就能够获取巨大的红利,因为这定义了全新的音乐范式,就像创造并定义了新的内容和艺术范式,如同 Techno 音乐在底特律、芝加哥的那些机械工厂里,在轰鸣的机械声中被即兴运用和构建。媒介固然重要,因为至少它为创作者和艺术家提供了可获取的素材。就像杜尚为何会将一个小便池作为作品,是因为当时工业化生产销售的渠道铺货广泛,这些小便池在洁具店已极为常见。还有众多的装置艺术,是因为工业时代让这些东西以现成品的方式高度模块化地出现在各地,而真正能讲好故事、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的,才是真正的创作者。

所以在这一大波浪潮面前,创造者的巨大红利在于发现新的蒙太奇,并创作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拍手称赞的作品,且这个作品无法用过去的任何评价体系去分析和评判,但大家就是觉得好,那创作者就厉害了。NFT 的浪潮如此,meme coin 也是如此。那么对于 AI 制作的吊扇视频或者一些聊斋志异的故事,我们是否能够以更放飞思维的方式去探寻一种新的蒙太奇呢?这是我极为期待的。谁探索出这种形式的巨大创新,我就称这位创作者或艺术家发现了 AI、AGI 或者 crypto 的“iPhone 时刻”(虽然这样的比喻又将这种革命性拉回到了陈旧的智能手机叙事当中,你懂我的意思)。我所讲的是那个拥有海盗精神、如船长一般的乔布斯在 underdog 时期的精神,而非现在的苹果(你懂我的意思×2)。

6C089C2E.jpg

如今无数人在研发创作工具,这固然没错,因为创作工具是任何有能力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能涉足的领域。从本质上讲,这个赛道趋于同质化。但我觉得真正的创作者去做创作工具,或许选错了方向。我们应当去发现新的蒙太奇,因为这才是当务之急。创作工具只有在蒙太奇被发现之后,才有巨大的制作价值。况且,工具的研发难度或许比发现蒙太奇至少要高出 100 倍。如果仅仅为了顺应潮流而只专注于创作工具却忽略了蒙太奇,那就不太明智了。

Race

image.jpeg
再留一个即刻账号:https://okjk.co/3KWG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