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虚空中的力量

2024/01/30 18:13

我构想的故事世界、我梦中的世界、或是我们一群人共同创造的信仰的世界,它们和我们目前肉体生活的这个经验可感的“现实世界”是什么结构关系?

区块链启发了我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理解“故事”。

我们传统的计算机程序每一次运行都是一次模拟——模拟创建的实例世界,或简单或复杂,都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的“派生”(Derivation)。我们想象一块神奇的白板,白板上有个圆形的泡泡,上面写着“R0”(Reality 0,现实世界),然后一个箭头从泡泡出发,指向另外一个泡泡"R1”(程序实例世界)。有些程序也会时不时向R0索要或回传信息以保持同步,不过这种同步并不是在机制上被保证的,它需要R0和R1双方同时是“诚实的”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如果其中一方不诚实,你每一次运行程序的时候,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新的模拟世界(R2、R3、R4…)。在我们的白板上,你可以看到从R0这个root node,指出了多个分开向不同实例世界的单向箭头——像极了我写的糟糕代码,由于内存回收失败导致的惨状。

而区块链是一个在机制上通过冗余备份和每个备份节点的见证者,来确保R0和R1“诚实”的系统(因为单个节点的作恶会很容易被其他同步的节点发现并施以惩罚)。如果把比特币网络也看做一个模拟的程序实例世界——我们在此记作Rbtc——由于R0和Rbtc双方都是诚实的,Rbtc一定会有一个反向的箭头同时指向R0,每个R0中的观察者,每一次观察、运行R1,你都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即Rbtc是R0世界中的单例(Singleton)。因此,R_btc不再是R0的“派生”,而是R0的“延伸”(Extension)。由于比特币网络本质上是个账本,因此,它是位于赛博空间,却完全打通现实世界的记账系统。

以太坊——在这里我们记作Reth——将每个节点从账本升级成了一台图灵完备的计算机,相比于记账,它可以做所有可编程的自动化操作——比如七天之后你再不还我钱,我就把你质押在我这里的一个数字资产据为己有。同样由于以太坊是个单例,Reth本质上也是R0的延伸而非派生,它是以赛博形式承载的现实世界的无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果要对“真实”这个词使用奥卡姆剃刀,是不是真实即唯一,即单例,即singleton?且慢。这里漏了一个重要的修饰词:可知性。区块链的世界是我们可知的唯一,我们这个物理的现实世界也是我们觉得自己“可知”的单例。但我个人一般倾向于让“真实”的定义更广一些——即包含所有“可能的”而非“可知的”单例——这意味着,多重宇宙是真实的,因为那些你无法经历的你自己的另一万种人生,是有自洽的可能性的——即存在的可能性。

真实——在这个定义下——是具备自洽可能性的单例。这像极了从真空的狄拉克海中借过能量迸发出来的正反粒子对一般。虚无本身充满了力量,因为虚无是对框架、对结构、对意义的否定,因此虚无充满可能性。

而一个个故事,则像一个个漂浮着的,不知从何突然迸发、开启、演化的时间轴,又在故事结束的那一刻收束。只要这个故事有自洽的可能(甚至都不需要讲给人类听——如果石头觉得它符合石头世界的自洽逻辑的话),故事就是真实的。

但至此,故事的世界、或是梦中的世界还不是唯一的。故事是真实的,但却不一定是”诚实的“——这也恰恰是故事最为曼妙的地方。故事基于人的个体化感受和想象,这种想象目前无法用形式系统(如数学、逻辑等)去描述和理解,自然也没有办法通过编程去操控。

直到有一天,我们连接起了所有个体意识,形成云雾状的群体意识。在那之前,人与AI(或者说抽象了的群体,或是“群”)之间,隐私与平等不可兼得;在那之后,隐私与平等不再有区别。

在那一刻,我们的现实世界重新拥抱故事世界——于是我们向虚无归还我们自身。

Race.

英文版🔗

voi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