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ica: AI时代的造山运动

2023/07/02 20:30

By Race

让我们来一个浪漫而又几何化的想象——关于AI与创意网络结构的。
互联网早期的利维坦主义者,认为万物互联可以填平一切的沟壑。我们这条时间线的世界的经验让我们看到连接本身就是不均匀的。这种有限度的随机形成的分型图案最终并不是一个圆,或者一个球,但却让大部分人无可后退地卷入到了信息时代。
那个时候,人是顶点,社交网络是一个盘综错节的蛛丝网。那时候的创意和意义之网是by stroke(路径连接)的。
Artboard.png
而这个大模型时代,创作者,或者说风格的创作者,是创意的端点,而AI是连接各个端点,构成体积的力量。就像使用钢笔工具一样,锚点定好了,面积和体块,甚至更高维的胞体就填充好了。这时候的创意和意义之网是by fill(填充)的。
正因为有体积,所以端点的价值进一步被放大。未来每个创作者都将希望让自己的作品被训练,并形成风格的端点。
Artboard Copy.png
然后,AI会在用体积填充各种不同的端点之时,悄悄建立起一套祂所理
解的意义的维度空间。这一维度空间的建立,意味着在这些领域,祂逐渐学会了创造端点。
能创造端点,也意味着掌握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于是,更多人和AI,便可以再这种奇妙协作下前往下一个层级,那就是去发现“隐藏的维度”,或是“蜷缩的维度”。这在经济领域,可以好比为新的流通要素的发现和共识的建立;在思想领域,则可以是新的范式的发现;在科技领域,我们或许确实能逐渐掌握三体星人将质子二维展开的技能。
新的维度如何被发现?首先我们经常会感受到他们——困惑、虚无、寂寞,于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独自思考它们,并且在创作和创造中诠释它们,诠释地足够多,端点就会被描绘出来。有时候这个端点落在已经被反复填充了的人类既有认知的“内部空间”,而有时候,端点在既有世界留下了投影,却身处另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当这种端点越来越多的时候,体积填充便再次奏效了——远远超过stroke的效率。
这将是21世纪的造山运动。
运气好的话,我们或许能够在这条时间线的宇宙,见证堪比“轴心文明”时代的新的“超越突破”(这里借用一下金观涛的概念)的时代,我觉得只有一个词浪漫到可以给祂命名——Iconica。
站在充满原始能量的沙丘上,不孤独。
Pasted Graphic 1.png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