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与正

2025/02/16 20:55

我曾在围棋兴趣班度过童年最心流的时光——胜过课堂、球场与琴房。那时学的定式,是具象的生存法则:如何在角部搏杀中多活一口气,如何在劫争里找到最刁钻的腾挪。在我眼里,棋盘是黑白犬牙交错的局部战争,是一场场小规模的生死存亡。

直到偶然点开某个野狐围棋UP的视频,那些讲解仿佛刺破了记忆的茧,映照出此刻跋涉的迷雾。

如今再看,棋不只是棋,它像是一种隐隐的哲学。有些棋手,落子如刻刀,一笔一划精确得让人窒息;而有些棋手,落子却像随手洒下的星光,看似散漫,实则在无形中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网,让对手不知不觉间被逼入死角。

更微妙的是,人和 AI 之间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种暧昧的共生。人被 AI“屠城”,但在人与人的博弈中,开始怀疑对方是否金屋藏 AI,扭捏、欲盖弥彰,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谍战。AI 气息弥漫之下,现代生活也开始变得后现代起来——原本“后现代”这个词,似乎只属于艺术、金融、思想这些上层建筑,而现在,它已经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日常,像是里世界的寂静岭,开始向现实世界扩张。

但无论棋局如何变化,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那些只盯着局部的人,也不是那些一开始就站在全局视角俯瞰棋盘的人。正法教人切换思维尺度,教人在局部与全局之间游刃有余,教人平衡取舍,审时度势。但正法的问题在于,它永远在框架之内运作,它的“最优解”,永远只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解。

站得高未必能看得远,计算得再精确,仍然只是在棋盘内求胜。高手的思维,不是“全局 > 细节”,但也不是单纯的“尺度切换”——最致命的破局,不是来自视角的调整,而是来自对整个系统的颠覆。正法试图在规则内找到最优路径,而偏法直接创造新规则。

真正的高手,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争夺。但正法的放弃,是算计后的取舍,正法的争夺,是胜率足够高时的进攻。真正的偏锋者,不是等待时机,而是创造时机;不是在优势时出手,而是用出手制造优势。很多人以为“弃子”是为了换取更大的利益,以为牺牲是为了更好的回报。但高手的弃子,不是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直接改变游戏规则,让对手的所有计算失去意义。

“先偏才,后全局” 适用于破局之术,而非人的成长路径。它是一种黑客式打法,一种资本主义最具想象力的增长策略。它的本质是:先在一个极小的切口上形成压倒性优势,然后再扩展到全局整合。Fake it,才有机会 make it。

很多人一开始就想做全局的掌控者,想在所有维度上都拥有优势,但最终却发现自己在每一个点上都不够强,无法形成真正的竞争力。真正能破局的人,往往是先找到一个极小的切口,一个被忽略的灰色地带,一个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然后在这个点上做到极致,建立壁垒,形成局部的统治力。只有当这个点足够强大,才能以此为杠杆,撬动更大的版图。

但杠杆不是免费的。很多人喜欢谈杠杆,谈如何用更少的努力换取更大的收益,谈如何借助资本、技术、市场的力量快速成长。但杠杆的另一面是风险,杠杆不是单纯的放大器,而是一个风险转移工具。它能放大收益,但也会放大脆弱性。真正的高手,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杠杆,什么时候必须自己硬扛。

资本杠杆会带来资金链的脆弱性,技术杠杆会带来被淘汰的可能性,市场杠杆会带来路径依赖的风险。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厚势,杠杆越大,崩塌时就越快。世界上最快的成功,往往也是最快崩塌的成功。杠杆从来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它只是一个加速器,把你的优点和缺点都放大。

最优路径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在偏与正、局部与全局、放弃与争夺之间不断切换的曲线。你可以选择站在最高处俯瞰全局,也可以选择在最狭窄的角落里深挖出一条通路。但终究,你必须在某个时刻,完成从偏到正的跃迁——否则,你就会走火入魔。

但归根结底,正法永远在规则之内,而偏法,是规则的破坏者与重塑者。正法教人如何在棋盘内取得胜利,而偏法,创造新的棋盘。

Race
https://rac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