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Race Li
我创作的源动力,是为了分享和表达一些我个人的洞见。我并不期待着经此成名,而实际上是希望听到echo,并让一种思想如同水波一般荡漾出去。这种初心或许和最早的雅典学院和孔子的学堂是接近的。
我小的时候读书并不多,也不觉得写作是一个绝佳的表达的方式,我实际上更期待着像那些科技实业家一样用行动去说话。这一直以来的偏好慢慢成为了我性格和审美的一部分——行动派的唯美主义者。
那既然如此,我周围的不少朋友都说,等你成名了,放个屁都是对的。
这样的想法让我从大二结束之后直到现在的五年时间都没有正儿八经顺从着我自己的思想做过系统的创作。我曾经在Bilibili上更新制作电子音乐的视频,但更像是一种玩乐,更像是一种对自己学电子音乐制作的鞭策,并且也止步于八千的粉丝,并一直没有找到持续的流量密码。另外,我大学四年和另一个好朋友做了三百多期的自立门户的播客节目“浙大深夜电台”的播客,但后来止于毕业后生活圈子的分离。
我当然可以选择等我“创业成功”之后再进行各种商业教父形式的报导。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不是。
我越来越意识到两点:
- 有些洞见,如果你不分享,世界上可能就真的没有人去这么想这么做。
- 科技、商业、创造力——这些到最后都会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影响到每个人,本质上我的创造一定是有关生活方式的。我的表达其实正是我创业的重要环节。
那么,我是一个好的创作者么?
我其实是一个在审美情趣上很固执的人——从音乐、视觉偏好、起居空间到日常穿搭——我有很明确的自己的偏好,虽然有时候并不在意(比如我可以很习惯地穿两三年前买的洗了很多很多遍的变了形的平价短袖),但我其实非常知道,这些东西在我自己的标准里面是否“美”。并且,更重要的是,我的标准包容性非常小。我只会在美术馆的一些特定品类的作品面前花很久的时间观察和感受,而对其他很多东西在余光瞟见的那一刻,就被原始脑区归类在“垃圾”的分类里面。这实际上也是我和Lisk Feng交流的时候,她觉得我要是掌权了,或许会导致“灾难”的原因(对此我妈也抱有同样的观点)。
但是,我又确实挺有创意的。我的创造力是我的核心能力。这随着我年纪的增长和交际圈的扩大,慢慢给我累积了一种气场——这种气场就是乔布斯口中的这样一类人,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话,驳斥他们,可以赞美他们或者是诋毁他们,但是你唯独不能忽略他们——这种气场让我能够气定神闲地表达我的见解,并进行独立思考。
可以说,确实,我有种对形而上思考的喜好,并对宏大的哲学问题一直充满兴趣和探索的动力。看上去社会学、人类学或者政治经济学会是我感兴趣的领域,但我并不喜欢学院的生活,它对我来讲太象牙塔,太封闭,太缺少行为艺术一般的自由,也缺少一夜成名的可能性的乐趣。
但我又是个不怎么有烟火气的人,我也大概率不太想做直播带货,或者在抖音上载歌载舞。
那我就做一个既不接地气,又不学院派的创作者——反正创作者品类这么多,随便安一个细分赛道总可以。
是嘛,走自己的路总可以。
于是我和朋友们创立了magipop DAO,对我内心而言,一方面是用更务实的创业的方式做探索,另一方面则是为我自己的创造力加杠杆。
我到现在都还不是“去中心化”的信仰者。这不是说我反对它,而是我依然觉得在这个核心命题上有太多未经深刻讨论进而达成共识的事情。
同样,游离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文化环境下的我在两边都如局外人一般——我既琢磨不透A16Z那些分析创作者经济文章背后的逻辑(我觉得它们大体的视角是有启发性的,但通篇的逻辑并不让我真正信服),也不太能理解国内一些大金主们投资一堆超级缝合怪平台项目的脑回路。
我看到周围的许多创业者朋友们在每一个浪潮来的时候都全速冲在最前线——把握趋势顺势而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远远看去,我总觉得很多人抓住的只是冰山融化倾泻下来的浮冰。
虽然我还不是“去中心化”的信仰者,但是Web3赛道我太喜欢了。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变革的思潮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文化和生活方式导向的视角,在这个角度上,原来那些埋在土壤中未经充分讨论就被填埋的概念——这些作为文化、组织、协作、道德基石的思想假设——终于成了产品的重要部分,能够在资本的牌桌上,摆放到显眼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