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们这个时代的“甜蜜幻想”。
那天晚上,我和好哥们聊到很晚。
我们本来只是随口讨论 iOS 的动画细节,网页的滚动惯性,某些 App 在不同平台上的微妙差异——这些几乎是现代交互设计师的“玄学”,日常使用里微乎其微,却在设计和开发的世界里被反复推敲、优化,甚至成为一种执念。
但聊着聊着,话题渐渐变得 nitch 而 sparkling 起来。
为什么早期的互联网是超链接的,而今天的移动应用是层级化的?
为什么网页浏览曾经是跳跃式的,而今天的 App 体验是线性的?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交互逻辑下,呈现出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曾习惯于漫游,而现在,我们被引导着前行。
丝滑的幻觉
所谓“流畅体验”,本质上是一种“无摩擦的幻觉”。
手指轻轻滑动,页面仿佛被无形的风推送,平稳地滚动,柔和地停止,就像世界本该如此。每一次点击,界面都恰到好处地响应,既不会迟滞,也不会过快,像是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步都踩在节奏里。
但现实世界不是这样的。
现实中的门偶尔会卡住,楼梯的台阶并不总是等距,公交车的刹车带着一丝不可预测的顿挫感。现实带有摩擦,而摩擦是现实感的一部分。
可在屏幕里,我们接受了一种更丝滑的现实,一种“优化过的物理法则”:
- 滑动的惯性,不是来源于真实世界的摩擦,而是被计算好的数学模型。
- 页面切换的速度,不是基于人的认知节奏,而是系统定义的“最佳体验”。
- 动画的缓动曲线,不是物理世界的惯性,而是设计师选择的“最不让人察觉”的方式。
我们以为自己在操控界面,实际上,我们只是顺着它的轨道滑行。
交互的丝滑,现实的阻塞
当交互变得越来越丝滑,现实开始显得越来越迟滞。
我们习惯了界面上的“无缝衔接”,于是现实生活中的等待变得难以忍受。
我们习惯了系统帮我们“预测下一步”,于是面对未知时,我们变得迟疑。
我们习惯了“最优路径”,于是当现实不给我们最优解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但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人们并不真的喜欢一切都“流畅”?
现实中,或许人们是喜欢 BDSM 的。
就像有些人喜欢被粗暴对待带来的想象力一样,摩擦、阻力、突兀感——这些不顺滑的东西,才是刺激的来源。
真正的旅程,不是按照 GPS 规划好的路线,而是那些你意外拐入的小巷,那些偶然发现的咖啡馆,那些原本不在计划里的风景。
但精心设计的交互,正在剥夺这些偶然性。它让一切变得顺滑,但也让一切变得可预测。
还有谁在乎交互?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世界都在追求丝滑的体验。
在股市里,没有人关心界面是否“流畅”,他们只关心数字的跳动。
在 Crypto 交易所,没有人抱怨 UI 不够精致,他们只在意自己有没有被割。
在制裁名单上,金融交易的流动性才是关键,交互的美感毫无意义。
在大国博弈里,谈判桌上的沉默,比任何 UI 动效都要有力。
在战场上,没有士兵在意按钮的动画是否足够丝滑,他们只在乎雷达上有没有敌机。
如果外星人入侵,人类的反击系统不会用上“拟物风格”的滑动条,而只会是一行最快执行的代码。
真正决定命运的,从来不是那些精心优化过的动画曲线,而是某个意外的 bug,某个计划之外的决策,某个在混乱中爆发的契机。
交互的规训,想象力的消失
交互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像语言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
曾经的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开放的,每一个超链接都是一个通向未知的冒险。你可能会在一个论坛里迷失,可能会在维基百科的条目间跳跃,可能会在一个陌生的博客里驻足。
但今天,信息被装进了有限的容器,交互被框定在封闭的系统里。你不再“跳转”,你只是“返回”;你不再“探索”,你只是“导航”。
这不仅仅是交互上的改变,它是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我们正在失去“离开路径”的能力。
- 我们已经不再习惯在网页之间随机跳转,而是习惯了应用内的信息流。
- 我们已经不再习惯手动输入网址,而是等待推荐算法喂给我们内容。
- 我们已经不再习惯自己决定路径,而是让系统告诉我们“下一步应该去哪”。
当交互变得越来越丝滑,想象力的空间也随之收缩。
抛开丝滑的幻想
在某些领域,丝滑的体验是必要的,它让我们感到舒适,让我们感到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但世界的底层逻辑,从来就不是“流畅”的。
战争不是流畅的,谈判不是流畅的,市场不是流畅的,文明的演化也不是流畅的。
现实世界的所有重大变革,都是带着摩擦、突兀、混乱、充满不确定性的。
丝滑的交互只是一个小小的泡沫,而现实世界的洪流,从来不需要 UI 设计。
但是,这个“甜蜜幻想”,就像一杯调得恰到好处的威士忌,我们可以对着它,轻轻晃动,细嗅芬芳,然后在某个深夜,不经意间一饮而尽。
Race
https://rac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