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心流

2023/10/04 07:41

中秋和国庆假期,我尝试一种切割时间成为一块块独立的、抗干扰的、单一线程为主的trunk的方式。

我之前给这个计划取名为“切割心流”——意味着我希望在这些切开的大段时间片段,自己能够尽可能达到心流状态。

“切割心流”行动的想法酝酿已久,其最大的动机是我长久地感觉自己总是花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去思前想后、担忧、预演、揣测一些根本没必要在当前时刻去“感受”的事情——某种意义上,我总是太乐意去品味各种背后的线索和隐藏的多重结局了。这样的研究兴趣我觉得是一种好奇,但同时也是一种纠结,我不应该把他们都堵住,因为这会导致血栓,我要做的是把它们一个个经过合理的抽象,分门别类封装在不同的结构体中,然后在主线程中专门留出必要的时间片,给这样的结构体去单独运行。除了听音乐和感受音乐情绪这件事情我总是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后台保留进程之外,其他所有的事项我都采用“切割心流”的模态模式(Modal Mode)去运作。
IMG_0642.jpeg
回头想一想,挺嘲讽的事情是这样的设计像极了Mac和iPad的台前调度功能——或许是苹果发现原来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更能在这样的模式下进入心流状态,又或是我们活得越来越像个消费级计算机。或许,更好的解释是,我们和消费级计算机都在“趋同演化”,就像异蟹属和水蚤属的某些群体都拼命地“蟹化”一样。

“切割心流”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永续地保持好心境”,因为只有在一个能够有回旋和自由呼吸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涌现出绝妙的创意、深刻的洞见和真切的体悟——因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这种切割不应是极端的,而且不应二分法为工作和生活——2022年的网剧《人生切割术》已经给出了悲剧的预演,这样的预演同样可以在黑镜的《白色圣诞节》中看到。所以这个质的区别的分割线在哪里?我觉得在于是否有一个有着强有力的自我知觉的、禅意的“幕后自我观察者”存在。这个自我观察者或许正是禅修、正念、以及阅历所想要达到的。这个幕后观察者,是一个个心流体验沙盒环境的创建者和管理者,负责调度注意力并监视情绪状态,而沙盒活动中的自己只需要忘掉不相干的事情,沉浸到心流状态,并用适合的节奏和韵律去工作。

“切割心流”是一个刚刚开启的实验,我给自己留了充足的余地去做各种调整。当然我相信这样的实验无数人曾尝试过,我只是用一种针对自己在地化版本的操作办法和解释方式进行应用。这里面包含了我对自己“1:10法则”的宽容——因为这个法则怎么看都总体现出一种“既要又要”的贪婪——也包含着我对“over saturated过饱和状态”的喜爱。

Keep informed.

Race.
2023.10.04

英文版🔗
IMG_0405.jpg